鉀樂-二甲酸鉀是真正可到達小腸的抗菌促生長有機酸
舉報鉀樂-二甲酸鉀降低胃腸道pH值,提高消化酶的分泌
二甲酸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產生以下解離,其進入胃腸道環(huán)境后分解為甲酸(HCOOH)、甲酸鹽根(HCOO-)和鉀離子(K+),并釋放出H+,從而降低消化系統(tǒng)pH值。模式如下:
HCOOH-HCOOKàHCOOH +HCOOK
HCOOHàHCOO-+ H+
HCOOKàHCOO-+ K+
研究表明,被攝入二甲酸鉀中85%的甲酸鹽可以完整形式通過酸性的胃而進入十二指腸仍具有活性,從而在小腸中發(fā)揮卓越的抗菌作用。據報道,甲酸鹽在十二指腸的回收率為83%,空腸前段為38%,空腸中段為17%,空腸后段為19%。Mroz等(2000[13])研究發(fā)現(xiàn),日糧中添加0.9%的二甲酸鉀5至65分鐘內即可顯著降低豬胃和十二指腸食糜的0.4個單位平均pH值(見圖)。
圖:鉀樂-二甲酸鉀對十二指腸食糜中pH值的影響(Mroz等,2000)
很多研究表明,只有動物消化道pH值穩(wěn)定在適合的范圍內,才能維持正常的消化生理,pH值過高能顯著地抑制胃蛋白原的活化,當pH值高于6時,胃蛋白就會失活。斷奶仔豬通常發(fā)生生長不振和腹瀉從而攝取更少量飼料及飲水(Cranwell 和Moughan, 1989[14]; Partridge 和Gill, 1993[15])。并且發(fā)育早期斷奶仔豬胃腸道消化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當仔豬由母乳提供營養(yǎng)到飼料提供營養(yǎng)時,仔豬食道、胃腸內酸液分泌不夠,很難達到成年豬胃內的酸度水平(pH值為2.0~3.5)。這不僅降低了胃蛋白的活性,而且增加了感染大腸桿菌的機會。結果便是腹瀉率升高。
添加酸化劑不僅可激活胃蛋白原,同時還可直接刺激消化的分泌。二甲酸鉀作為酸鹽復合型酸化劑通過有機酸鹽的形式把部分有機酸暫時轉化為有機酸鹽,從而避免由于酸化劑剛進入胃腸時因濃度過高導致pH值下降程度過大;另一方面,當動物通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后,胃腸酸化劑濃度相對下降,pH值回升時,有機酸鹽通過水解方式又轉化成有機酸,使得胃腸內能長時間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酸性消化環(huán)境。胃內pH值的降低一方面刺激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提高了胃蛋白酶的活性,從而促進了日糧養(yǎng)分(蛋白)的吸收。另一方面,降低腸道pH值可以抑制腸道細菌的繁殖,減少與宿主之間的養(yǎng)分競爭(Eidelsburger, 1998[16])。低pH值環(huán)境有助于甲酸分子以未離解狀態(tài)更多地到達腸道后段發(fā)揮作用,正如前文中所述。
董坤等(2008[17])的試驗顯示,添加0.6%二甲酸鉀,仔豬胃中食糜pH值大幅度降低,而其他腸段基本不受影響。黃小春等(2006[18])報道,日糧中添加4.5g/kg二甲酸鉀,顯著降低肉仔雞嗉囊和肌胃內容物的pH值,分別降低了0.34和0.32。但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對1-33日齡肉雞的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4.5 g/kg 二甲酸鉀不改變肉雞的生產性能和養(yǎng)分利用效率。
-
0
-
0
-
分享
- 還沒有人點過贊,趕緊點贊吧!